井道、底坑设备包括:轿厢和对重的导轨及支架、对重(对重架、对重块及压板导靴等部件)及护栏、曳引绳及补偿链或绳及其防晃装置、涨紧轮及限速器绳、缓冲器、井道终端信号开关、随动电缆和井道电缆、门区信号板或钢带装置、井道和底坑照明、底坑急停和接线箱及照明、插座、对讲、爬梯等装置。
在我们做常规维护保养时应随时掌控电梯的运行情况。包括噪音、导轨润滑、补偿链或绳的固定、曳引绳和限速器绳的磨损与伸长、导靴片或轮的磨损情况、随动电缆的运行及悬挂情况、井道底坑各机械部件的连接紧固情况、以及各电气安全装置的工作状态。
根据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3.7项规定: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m,对于局部高度小于0.50m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0.20m。
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打锁区内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3.8项规定:每个层门地坎下的井道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连续垂直表面,由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其高度不小于打锁区域的一半加上50mm,宽度不小于门入口的净宽度两边各加25mm。如果超出以上规定的,应在井道壁上加装封闭的防护板,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不变形为准。
可以用拉爆固定。当然也可以批挡水泥沙以满足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m这样的要求。
一)、作业条件
1、安全:隔音层与构造层以及隔音层与保护层应有良好的结构和安全的构造措施;
2、防裂:防止、消除保护层和饰面层出现的裂缝,采取减少隔音层及其保护层应力集中和收缩变形的措施;
3、耐久:解决好保护层和饰面层的***和耐候性问题。
二)、隔音材料要求
1、耐冻融、耐爆晒、抗风化、抗降解、耐老化性能高,总之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
2、基层变形的适应性强,各层材料逐层渐变,能够及时传送和释放变形营应力,防护面层不脱落、不开裂。
3、憎水性好,透气性好,电梯井道钢结构,能有效地避免水蒸气迁移过程中出现墙体内部结露现象。
4、耐火等级高,在明火状态下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5、柔性、强度相适应,耐冲击能力强。